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

八秒鐘決定勝負的時代

當世人對你說:「我只能給你八秒,請你告訴我,你有什麼本事?」這時候,你可能只兩種選擇:一是甩頭就離去,留下一句:「我的學問不是八秒鐘說得清楚的。」一是你乖乖地在八秒之內發言,但是你所說的不是「你有什麼本事」;而是「他有什麼本事」,一切從大多數上網者的角度出發來做文章。

/ 鄭春鴻  

自己覺得有點獃氣又如何?

你曾經無意中在街上遇見一個跟你穿著一模一樣衣服的陌生人嗎?如果你仔細一瞧,你們不但穿同樣的衣服還穿同樣的裙子或長褲,更妙的是你們穿的鞋子也完全一樣,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是天空突然下起雨來,你們不約而同地取出雨傘,當你們同時撐起的雨傘時,天啊!傘的花色居然也完全相同。這可不只是「撞衫」而已,這時候,你正好和對方四目相望,你會不會覺得非常尷尬而想儘快迴避呢?

其實,在同一時空跟某一個人穿著完全相同,甚至遇到某種突如其來的事件,你們的反應也如出一轍,取出的私人物品更完全一樣,這樣的多重巧合既不違法也不傷風俗,是可以不必太過介意的;甚至我們可以說,衣飾不過是掩體之物,兩人穿著相同,衣內的個體顯然完全不一樣,根本無需迴避。為什麼偏偏幾乎每一個人都不喜歡如此跟另一個人這麼相似,尤其當此人是一個陌生人,更叫人無法忍受呢?

因為它令人覺得自己有點獃氣。

網頁的版面設計因為使用者的習慣、電腦平台的視窗環境,以及網頁設計套裝軟體提供了選用樣式,使得設計逐漸有了制式的模組。這些可以簡易套用的網頁樣式,都有視覺習慣及美感做基礎,固然不必刻意地去排斥使用;但是也不必全然接受,畢竟你的網頁必須有你的味道。

當你偶然看到別人的網頁設計跟自己的很相似的時候,或許那種感覺就跟看到陌生人穿著跟你同樣衣服的感覺十分接近了。

過去,.com網路剛開始的時候,大家以為主宰世界的巨獸誕生了,紛紛前去朝聖,向牠膜拜,花大錢找人設計網頁、架設網站。但經過不到十年,如今除了美術設計的專家,已經幾乎很少人有那麼大的興頭再去學習自己設計網頁,也不去學怎樣架設網站了,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部落格(Blog)GoogleYahoo等大小入口網站提供的部落格,前端有上千個樣式供你選擇;後端的各項編輯功能和互動機制應有盡有,現貼現上,不取分文,根本不需要自己再找人客製自己的網站。你可以上自己的圖片來沖淡和別人「撞衫」的尷尬,即使真的遇上了穿著相仿的人,如今,好像大家都已經不太在意了。

因為,網站的內容不同。網路的傳播又恢復到「內容就是一切」( Content is King )這個標準。內容最重要沒錯,問題是網路的內容和天空的星星那麼多,怎樣讓自己的那一顆星星特別亮,吸引住上網者的目光,這就要講究網頁內容的寫作和編輯了。

一切跟著感覺走的世界

對一個敏感的網站編輯人而言,上網參觀者的諸多網上行為特性當中,最值得注目的莫過於『滑鼠優先』的特性。

從傳播行為上來看,上網瀏覽網站的傳播行為是非常個人、非常使用者取向的行為。相較於其它的傳統媒體,在選擇資訊上,它賦予使用者的絕對自主權是空前的;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落實這個自主權的竟是小小的一隻滑鼠。這恐怕是滑鼠發明人英傑巴特 ( Douglas C. Engelbart ) 始料未及的。 

滑鼠就好比人體上的一條反射神經,有了滑鼠,使用者可以非常靈敏地與自己瞬息萬變的思維、感覺以及情緒連上了線所謂『滑鼠優先』是指『感覺至上』,一切跟著感覺走的意思。上網瀏覽者的思路與上網的路徑,直接控制在滑鼠左鍵上的食指,一切憑感覺。

在沒有電視遙控器的時代,我們會忍受自己不喜歡的節目喋喋不休,因為我們的身體陷在柔軟的沙發裡,懶得起身靠近電視機並伸手轉台;而電視遙控器普遍被使用之後,我們還是偶爾會讓一些不喜歡的電視節目兀自播送,因為我們可能邊看電視一邊忙別的事,遙控器不在手上,甚至找不到遙控器。如今,上網者的『滑鼠優先』,比起電視觀眾的『遙控器優先』更權威,因為每一位上網者的手上一定抓著滑鼠,任何不順心甚至不順眼的畫面,沒有人會多忍受一秒鐘,只要按下滑鼠立即跳開。

向八秒挑戰的編輯學

如上所述,媒體用戶端完全取得資訊選擇主導權的局面是前所未見的。用戶端的優勢還不只是取得絕對的資訊選擇主導權;使用者還在資訊選取的時間上嚴峻地考驗媒體。美國一家線上行銷調查公司Zona Research有一項著名的調查指出,美國上網者瀏覽網頁的忍耐時間最多也只有八秒鐘,如果公司的網頁讓準備上線購物的消費者下載超過八秒鐘,消費者就會調頭而去,永不再回頭。[1]

當你的讀者平均耐心指數只有八秒鐘的時候,你會怎樣編輯你的刊物?怎樣設計你的刊物呢?你必須在網頁上每八秒鐘就製造一個閱覽高潮,來挽留上網者的目光駐足嗎?你應該如何適當地運用文字、圖片甚至動畫來建構你的網站,才能吸引參觀者呢﹖當你在八秒之內留住了參觀者,是什麼原因讓參觀者為下一個八秒鐘、八分鐘甚至八小時逗留在你的網站裡呢﹖如果參觀者追求的不是接二連三的高潮,那麼他們需要什麼呢﹖

當世人對你說:「我只能給你八秒,請你告訴我,你有什麼本事?」這時候,你可能只兩種選擇:一是甩頭就離去,留下一句:「我的學問不是八秒鐘說得清楚的。」一是你乖乖地在八秒之內發言,但是你所說的不是「你有什麼本事」;而是「他有什麼本事」,一切從大多數上網者的角度出發來做文章。 

讓使用者變成主人

網路媒體在傳播史上最的貢獻,是資訊的提供者不再由傳媒單向的提供;因為網路具備雙向傳播的互動特性,每一個用戶端都是網路世界資訊的提供者,我們甚至可以說,唯有把用戶端界定為主要的網路資訊提供者,讓使用者變成主人,那麼網路媒體才能變成新世紀的主流媒體。

如何思索在網站上增加可長可久的互動機制設計,使上網參觀者樂於參與互動,同時在網上貢獻智慧;而網路經營者也可以藉以有系統地蒐集有效資料,並且立即更新在網頁上與網友分享。這將是網路媒體最大的考驗,也將是網站經營勝負的關鍵所在。

怎樣的網站上互動機制才是上網參觀者需要的、感興趣的﹖過去的媒體把大多數的精神都投入「製造一些什麼給閱聽大眾」;閱聽大眾對資訊的反饋往往只是聊備一格,以示尊重的意味。如今,以「即時互動機制」做為基本精神的網路媒體應該如何面對、處理這些比起「媒體端」龐大千萬倍的「使用者端」所發出的資訊,而在「保存原汁原味」的要求下,使這些資訊變得有意義,可供解讀﹖這將是傳播學上,乃至人類思想自由史上的新課題。

目前在書店可以找到有關網頁編輯的書籍,幾乎全都是step by step 教導讀者如何使用網頁編輯軟體工具的使用手冊,其中對於網路媒體的特性、網路傳播的效能或有論及,但大多一語帶過,並未深入闡發;至於網站經營的實務、網站內容的規劃、網頁文章的寫作、網頁圖片的配置等問題,更少見論及,因為這樣網路世紀的人文思考,可不是簡單的題目啊!


[1] 吳向前,「八秒鐘定律」,數位時代,創刊2號(19998月),26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